稀土涨价影响行业发展(稀土涨价影响行业发展的原因)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稀土现在还没涨价
  2. 稀土今年还会涨价吗
  3. 中国稀土行业的发展历程
  4. 中国稀土对美国工业企业有何重大影响
  5. 限制出口,稀土涨价吗

保护性限产宣告失败稀土行业亟需强势整合2010.5.31

  

自2010年3月与江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协议起,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公司)就在谋划进驻这个有色金属大省。4月26日,中铝公司宣布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钨控股)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双方协议,中铝公司下一步将通过增资、收购、项目投资等方式,实现对江钨控股的控股。

  

业界普遍认为,中铝公司高调进驻江西的目标,是稀土和钨等有色金属产业。

  

对于中铝公司插手南方稀土市场的意图,上述五矿集团高管表示无法理解:“这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因为就在中铝公司强势进入稀土行业的同时,政府基于控制稀土产量、增强行业集中度的调控仍在继续。

  

相比中铝的初来乍到,五矿集团在江西已布局7年。

  

2003年,五矿集团即通过下属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下称江钨集团),共同组建了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钨有限)。其中,五矿集团控股51%,直接获得了江钨集团的主要资源类资产。2008年五矿集团又联合江西赣州当地企业合资成立五矿稀土(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而中铝公司此次合作对象江钨控股,是五矿集团合作对象江钨集团的控股公司,持有江钨集团70%的股份。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31日,成立之后取代江钨集团,成为江西省国资委出资监管单位。

  

中铝公司与江钨控股的合作,可能影响五矿集团在江西的势力,中铝公司与五矿集团的竞争态势已然形成。早在中铝公司与江西省政府签订协议时,长江证券一位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作出判断:“五矿在江西已经布局多年,中铝想插一手,双方必然恶战。”

  

两大央企入赣的背后,是多年来国内稀土价格严重低估、资源大量流失、定价权缺失的惨痛现实。而无法集中采矿权所导致的恶性竞争,正是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科院院士徐光宪5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稀土事业没有搞好。”

  

年届九旬的徐光宪被国内稀土界称为“稀土之父”,在他看来,稀土行业的问题是大量宝贵的资源长期低价流失。

  

稀土在现代工业中有“工业味精”之称,广泛应用于电子、IT、机械、能源、环境保护等重要领域,尤为引人重视的是其在国防、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巨大作用。为此,美国媒体甚至评论中国掌握着其尖端武器的命门。

  

中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占全球稀土资源的41.36%。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的稀土供应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稀土资源的美国、法国等早已主动封闭其稀土矿山,依赖进口中国稀土,日本甚至已从中国进口了可供其多年使用的稀土储备。

  

对于战略物资稀土,西方国家的做法显示了其长远谋略。但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中国的稀土生产长期供大于求,稀土价格也一直在低位运行。据徐光宪院士介绍,最具代表的是2005年的稀土价格比1990年价格下降了55%以上。

  

为此,徐光宪曾联名十余位院士于2006年上书决策层,要求保护正在低价流失的稀土。此次上书很快得到了批复,并由国土资源部实施限产计划,限制稀土年产量维持在8万t。在中国限产预期下,稀土价格在2006年开始回升,最高价格达到2005年的3倍。伴随着限产计划,政府又做出了限制出口、行业整合等努力。

  

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徐光宪院士看来,这一轮稀土保护行动已宣告失败:2009年中国的稀土产量又恢复到15万t左右,远远超过市场10万t的需求;外资企业纷纷在内蒙古等稀土产地设厂,购进原材料做简单加工后再出口,绕过中国政府出口配额的限制;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而稀土的价格也已经回落到了2007年的低位水平,与徐光宪预想的价格水平相差5~10倍。

  

价格低估自然引发资源的大量外流。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表示,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其实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长期从中国低价进口,根本没有考虑中国开采稀土所付出的巨大环境、资源等成本。

  

张安文说,目前中国的实际稀土量已经不足世界的30%。

  

5月13日,工信部起草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开始在网上公示,征集稀土行业的修改意见。4月20日,《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在环保部通过审议。分析人士认为,这两项政策将会限制一部分产量的释放。

  

1、供需关系:稀土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新能源、电子设备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稀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稀土供应量有限,供需矛盾加剧,导致稀土价格上涨。

  

2、产能:稀土产业的高度集中,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垄断地位,而且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需要技术含量高、成本高的设备和工艺,因此稀土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产能不足,价格就会上涨。

  

1、被称作“工业维生素”的稀土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追溯到1949年,当年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北京地质研究所白云鄂博调查队对白云鄂博进行了大规模地质勘查与研究。随后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正式建成稀土生产线。我国稀土正式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2、截止目前,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正处在调整优化阶段。

  

1、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如华为的5G技术。但就在中国科技蓬勃发展之际,美国却跳出来捣乱,先后制裁华为、中兴等企业,特别是试图阻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购买高端芯片,企图遏制中国相关科技产业的发展。不可否认,美国的这一举动的确让我国头疼,但并不是无可奈何。俗话说,各奔东西。面对美方不断的强行打压,中国似乎已经在反击中悄然发力。

  

2、此前,有迹象表明,中国稀土出口价格继续上涨,出口政策比以前严格得多。可以预见,未来稀土的价格只会高或不会高。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而美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稀土。由此可见,中国稀土出口的相应调整,必然会对美国产生影响。可能很多人对稀土不太了解,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作用。事实上,稀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电子产品到武器装备,如战斗机和军舰。不得不说,美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稀土。基于此,美国怎么能不担心中国会不会打出这张稀土王牌?

  

3、事实上,无论中国收紧稀土政策的效果如何,美国都会陷入困境。因为稀土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不是用钱能买到的。对此,外国媒体也推测,中国正在逐步遏制美国对稀土的依赖。不难看出,一旦我们国家彻底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国将是束手无策。比如生产一架F35战斗机需要400多公斤的稀土,难怪美国要着急。

  

4、除了提高稀土出口价格,中国还将实施稀土产业出口管制。可以预见,这次不寻常的涨价只是一个警示的开始。虽然美国也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但距离能够分离提纯稀土矿物还很远。由此可见,美国也在艰难应对全球稀土资源短缺。

  

5、退一步说,中国在稀土资源方面的相关行动,其实是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毕竟,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军事工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是不是拐弯抹角,完全是假的。我们相信,即使我们失去了芯片的来源,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会在芯片领域实现自治。到那时,无论其他国家如何阻挠中国的科技发展,他们永远不会成功。无论什么样的压迫,中华民族都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光荣的象征。

  

涨价。国内稀土供应处于收缩态势,供需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内稀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稀土非常重要,但是稀土开发,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负担,并且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对稀土等产品的出口限制,稀土价格暴涨由需求集中爆发、现货供应一时难以跟上引发,因而限制出口,稀土会涨价。